郑板桥,原名郑燮,是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那样郑板桥是什么朝代的?下面是学习啦我们为你采集收拾的郑板桥是什么朝代的,期望对你有帮助!
郑板桥是什么朝代的
关于郑板桥是什么朝代的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郑板桥是清朝时期的江苏人,祖籍是在苏州。郑板桥生于康熙年间,自小受家人的熏陶,开始习书学文,较大后跟随名师研究学问,可谓是一大才子。而清朝时期的社会环境特别合适郑板桥如此的文人进步。由于清朝尤其是康熙时期是文化进步的兴盛时期。但在这种环境下,郑板桥的进步好像没那样好,他困顿的时候甚至以卖画为生,以此来保持生计。
不过他扬名后,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甚至都同康熙皇子做了朋友。而且有意思的是郑板桥是康熙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这在当时也是一大趣事。郑板桥还做过两任知县,在任职期间,他勤政爱民、清廉正直,很得民心,是当时有名的清官。郑板桥六十一岁的时候辞去了官职,据了解当他离开的时候,当地百姓全部出城相送,并且为他建造生祠。此后,郑板桥往返于兴化和扬州之间,以卖画为生,广结天下有识之士,谈文论道。而这段时期也是是郑板桥字画流传最广的时期。
画家郑板桥是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从历程来看,郑板桥的童年算是坎坷的了。本来爸爸给他起名字燮,字克柔,是期望他一生和和顺顺。结果不料郑板桥三岁时,妈妈便因病过世。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还好有一位爱他的后母,但对他最好的却是他的乳母费氏,就是这一份伟大的母爱对他的生活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那样在人物性格上,郑板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不少历史资料中说板桥是一位怪人,不只由于其身为“扬州八怪”之一,还由于他的画画的怪、文章写的怪、性情怪、行为怪。在他的“怪”中,含有几分幽默,又有几分真诚,同时板桥又颇有骂名。其实板桥为官时,深受百姓爱戴,由于他心系百姓,一身清廉,两袖清风。在早期时,板桥喜欢放言高论,品评人物,不少人觉得他“狂傲”,但其实他是一个清廉洒脱,不媚权贵的人。或许是由于他的怪,他的一身正气,难免会有骂名。和很多文人一样,板桥随心所欲而为,大大咧咧,洒脱正直又坦率。
郑板桥吟诗赶小偷的故事
民间说郑板桥因为开仓济民的得罪了上级,于是称病辞官回家了。在他辞官回家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不过随身携带一条黄狗,一盆兰花。在一个夜晚,天气很冷,月黑风高,还下着大雨,郑板桥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正好这个时候有小偷光顾家里。郑板桥想道:假如自己高声呼喊,万一小偷跟自己动手,恐怕自己无力应对。但小偷都进家门了。假装睡着了,任凭他在自己家里肆意妄为,随意拿取,又非常不甘心。于是他略一考虑,翻了个身面朝里,低头闷声吟诗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这时,小偷已接近床边,听到这声音暗自吃惊。接着又听到:“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这下小偷心想:都如此了,不偷也罢。于是小偷转身外出,又听到里面传来声音说:“外出休惊黄尾犬。”小偷心里寻思着既然有恶犬,为什么不出。正筹备上墙,又听到:“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仔细一看,墙头果然有兰花一盆,于是他细心避开,脚刚落地,又听到里面说:“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从郑板桥吟诗赶走小偷就能看出他第一来讲为官非常清廉,只带了一只狗,一盆花离开。人也非常大度,遭遇小偷还提醒他屋外有狗。聪慧有智谋,有才华,出口成诗,这就是郑板桥吟诗赶小偷的故事。
猜你有兴趣::
1.郑板桥是什么朝代的人
2.郑板桥的两封家书
3.郑板桥喝茶的趣事
4.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