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2021高考考试临近,6大高考考试骗局考生、家长请注意

   日期:2021-07-22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569    评论:0    
核心提示:  2021高考考试临近,广大考生都进入了紧张的冲刺状况,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借高考考试散布不真实信息,误导考生和

  2021高考考试临近,广大考生都进入了紧张的冲刺状况,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借高考考试散布不真实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甚至推行诈骗。为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大全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诈骗案例和不真实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互联网谣言,谨慎防范上当被骗。
  1、警惕互联网诈骗,莫购高考考试答案
  高考考试是学子们面临的一次大考,家长们都期望小孩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临近高考考试,网上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高考考试答案,有人便以供应高考考试考试答案为名,骗取考生和家长钱财。
  【案例】2021年5月,安徽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在网上以供应高考考试考试答案为名,骗取家长及考生钱财。警方经剖析研判,飞速锁定了江西籍嫌疑人黄某。今年3月,黄某通过QQ进入多个聊天群,谎称自己有途径可以买到高考考试答案,以每科1.5万元的价格将所谓的高考考试考试答案供应给家长及考生,诈骗安徽、山东、湖南等五省10余人,骗取钱财10余万元。现在,黄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提醒】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互联网平台售卖所谓高考考试真题绝密答案等,骗取考生家长钱财。高考考试考试题目是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推行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供应或者提供考试题目、答案的,是违法行为。考生及家长不要心存侥幸,购买所谓高考考试绝密答案。
  2、考试前编发占坑贴,考后宣传押中题
  考试前,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总是通过网站论坛、QQ空间或自媒体打造标题栏,发布空白内容的占坑帖并隐藏,考后再将从网上获得的考试题目内容等重新编辑到占坑帖中,并公布。以此制造考试前获得考试题目或押中真题的假象,并作为噱头进行培训辅导宣传,博取网民关注,混淆社会视听。
  【提醒】近年来,这种占坑帖时常发生。他们通过学会管理员的权限,制造考试前能获得考试题目或者押中真题的假象,以此蒙蔽考生。其背后目的就是推行诈骗,谋取利益。高考考试考试题目试题是国家绝密级材料,提醒广大考生,切勿轻信这种不真实宣传,以免上当被骗。
  3、考试作弊断前程,侥幸心理不可有
  近几年,作弊器材五花八门,从仿形橡皮、直尺作弊器材到低频隐形耳机,再到调频手表与枪手遥相呼应伴随6月高考考试季的到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兜售作弊器材,宣称只花千元就能轻松考过,诱导考生作弊。
  【案例】2020年高考考试前夕,各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连续侦破多起组织考试作弊案,涉案犯罪团伙借助网络招揽作弊考生,收取高额成本,为考生非法提供考试作弊服务,牟取高额经济利益。辽宁公安机关侦破一块涉高考考试组织作弊案,依法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0余名,扣缴了一批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天津、江苏、广东等地公安机关持续对无线考试作弊器材生产厂家拓展侦查打击,摧毁多个器材生产窝点,扣缴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千余套。
  【提醒】在高考考试中非法制售和用无线考试作弊器材是违法犯罪行为,紧急风险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有关部门提醒考生,高考考试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违法犯罪,切勿以身试法贩卖、购买考试作弊器材,以免自毁前程,追悔莫及。
  4、替考代考入刑定罪,恪守诚信警钟长鸣
  伴随高考考试将至,网上开始出现所谓的替考枪手等广告信息。这种信息声称有门路,可以找到大学生或者往届生来替考,需要提前支付保证金,成绩出来后再根据协议支付款项等等。
  【案例】2019年12月,在某国家教育考试中,两名助考团伙职员找了一名大学生,为一名考生进行替考。替考被发现后,两名助考团伙职员竟行贿监考老师对警方隐瞒实情。日前,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判决结果:两名组织考试作弊者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对非国家员工行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两名监考老师犯非国家员工纳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和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替考大学生犯代替考试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年。
  【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都是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讲解》明确,对在高考考试、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紧急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提醒广大考生,必须要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5、高考考试招生有章法,途径上学不可能
  高考考试成绩公布前,一些不法分子总是借助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法,假冒高校招生职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学会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推行诈骗。
  【案例】2020年5月30日,受害人陈某某在某网站上认识一名叫陆某超的男子,该男子称能帮受害人的小孩录取到更好的学校。通过网上多次联系,陈某某相信了陆某超的谎话。之后,陈某某陆续向陆某超支付7.8万元,结果不但没录取,反而人财两空。十月8日,民警将嫌疑人陆某超抓获。
  【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步骤。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能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没有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寻求志愿录取。高考考试录取过程中没有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烧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应从正轨途径知道、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被骗。
  6、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遭抢注 山寨版以假乱真
  近年来,出现个别区域和学校的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被一些个人和机构提前抢注,假冒、仿冒高校或官方招生机构和学校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不真实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紧急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案例】央视财经频道报道,2020年高考考试结束后,有广西家长反映,原本计划在微信中搜索广西招生考试院的公众号,但输入关键词后搜到的却是一个由个人注册的山寨号。记者向广西招生考试院核实后得知,名为广西招生考试网的公众号并不是教育主管部门官方开设,系被个人抢注名字。河南、山东等地也出现很多山寨公众号。如:河南招生考试山东招考官方网站山东招考办公室等均为个人或辅导机构注册。调查发现,这部分山寨、高仿公众号的背后,已形成了一套产业链,他们通过发布不真实招生政策等博取关注,再售卖不真实答案、高额培训课程等牟取暴利。
  【提醒】每年具备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进行查看核实。2021年,教育部门还将专门拓展高考考试护航行动,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拓展清理网络涉考违规违法公众账号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方网站标识等专项行动,帮考生全方位准确知道招生政策,防止上当被骗。提醒广大考生,在线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方网站标识,谨慎防范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备考方案大全


  2021新高考考试数学命题趋势剖析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

 
标签: 2021 高考 临近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