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老师在按部就班的传授入门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要一直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需要,兼顾学生个性的进步和常识技术学习两方面的需要。下面给大伙带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期望对你们有所帮。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小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材
1、聚聚散散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赏析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领会聚与散的不一样艺术成效。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有哪些用途。
4、教导学生依据我们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办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题:
1、赏析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依据我们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办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赏析导入
1、让学生赏析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我们的感受。
2、介绍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地方及产生的肌理成效。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2、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日常是不是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考虑,可以用哪些办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课本范例。师生一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做法。
5、教师重点解说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办法,强调水分的学会。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训练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一样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成效。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5、拓展: 引导学生赏析用多种办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成效,让学生借助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2、小圆点的魔力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领会圆点在纸上不一样地方的感觉。
2、引导学生知道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一样成效。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题:
1、知道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一样成效。
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1、引导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哪些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不一样的感觉。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一样的地方会产生不一样的成效。
2、进步: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类型有什么,在日常圆是怎么样运用的。
2、赏析教程上的图。
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不少的小圆点并在一块会产生线的感觉
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赏析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不是喜欢如此的图,为何,它是由哪种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升大小不同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哪个摆出画面更好看。
5、交流自己采集到的材料,讨论要筹备该怎么样组成画面。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教导
1、需要学生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
2、允许依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4、展示评价
1、比一比,什么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
3、五谷作画
教学目的:
1、 认知目的:是学生对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粮食画”起源、历史、传承、进步的认知。
2、 能力目的:让学生学会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画”的制作工序,对配色的学会与运用,图案的设计及制作。
3、 德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耐心,与体验作品完成后的收获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加入小故事引出五谷画的由来。
2、结合作品实物的展示,做法的解说。
3、制作过程 注:示范制作过程中的要点。
学生构思、起草。教师可以参与,给学生启发教导。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过程中教师加入理论与方法性的常识,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利于学生的学会,和留出时间给学生制作。
学生作品展示,与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解说。
学生互评,教师给与概括。
4、主体与背景
教学目的:
1、赏析人或物在不一样背景下,所产生的不一样成效,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借助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借助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难题:
1、赏析人或物在不一样背景下,所产生的不一样成效,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借助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哪种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儿?学生答:人物---主体
环境--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
2、进步阶段:
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一样背景的图片进行赏析: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一样感受
2、学生考虑:日常是不是也有如此的情景?
学校、家、游乐场合等
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考虑可用哪种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下会产生不一样的成效。也反映出不一样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4、 作业需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
3、作业展示、评价
4、拾掇与整理
5、色彩的明与暗
教学目的:
知与技术:知道明度包含的意思;知道夏加尔的作品及简介;掌握用色彩明暗对比的办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升色彩表现力。
教学重难题:
明、暗色调的入门知识。明、暗色调的色彩搭配办法。
教学过程:
1、复习赏析 揭示课题
1、 复习已学过的色彩常识:
媒体出示关键词:三原色、间色、复色
2、 学生小组讨论关键词包含的意思。
3、 学生反馈
4、 赏析作品
5、 学生交流感受:作品的色彩非常有层次感。
6、小结:作品中有很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一样的层次,有些色彩较亮,是明色,有些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大家称它为色彩的明度。
7、 揭示课题:明色和暗色
2、自学办法 尝试调配
1、学生赏析教程内的调配办法并反馈:
2、板书调配办法:
明色和暗色的调配办法:
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
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
3、学生尝试调配明色和暗色,教师辅导。
需要:随意加白和加黑。
3、教师演示 学生创作
1、教师演示用不一样层次的明度:
师: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
2、 出示未涂色的画面:
3、 师提出作业需要:
1)、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
2)、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办法涂色。
3)、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容易。
4、展示评价 教师小结
1、 展示作业。
学生依据黑板上的评价标准把作业贴在相应的地方。
2、 自我评价:
6、色彩的渐变
教学目的:
加大学生色彩运用的练习,使他们对色彩的渐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难题:
运用渐变的色彩描绘画面,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
1.老师在一个大玻璃缸卫倒人红颜色水,然后慢慢地加黄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缸里水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小结: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今天大家学习用渐变色来画画。
探寻日常的渐变色。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沦。
赏析书上作品。
老师示范运用渐变色彩填图案。在画的时候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老师边讲边示范,在一个图案甲填上由红色渐变到黄色的色彩,并需要涂的时候不要涂出格子。
布置学生作业
1.观察需要涂色作业 图案。
2.说一说你想用哪种颜色涂大树和背景与树的轮廓线。
3,老师小结:大树和背景可以使用实质的色彩,也可以用想象的色彩,大树的轮廓线的色彩要与其他颜色形成对比,使其鲜明。
4.布置作业 需要:运用色彩渐变的办法为图案填色,并使用恰当的色填画树的轮廓线。需要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合。
学生作业 。
作业 讲评,宣布下课
7、色彩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常识能力目的: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过程办法目的:通过自主探究,掌握选择和运用色彩特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质运用能力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表现思想与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掌握用艺术点缀生活。
教学重难题:
色彩情感的认知、运用色彩训练来表达情感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丙烯颜料、油画笔、调色盘、水桶、
教学过程
1、情境设计:
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表演《歌唱祖国》歌曲演唱。学生进入课堂。
2、导入
师:这个女生是哪个?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所身穿红衣?有哪些内涵和意义?
色彩的情感是不是天生就有些呢?是哪些原因让大家有此一同的感受?
师:色彩和人类一样富有感情,不一样的色彩具备不一样的情感特点。
导入课题:多变的颜色
------
色彩的情感
3、新授
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
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刚才大家一同探索了红色在生活的应用与其情感的产生之间联系。下面咱们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
每组分配一种色相,进行讨论。需要组长统计出该色彩的联想事物和可能产生的情感特点。两分钟后依次汇报。
3.讨论结果展示:
.蓝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紫色
黑色、白色和灰色
4.冷暖色
红色、橙色、黄色会让大家联想到火焰、阳光等事物,这部分事物带给大家温暖的感觉,因此,大家把这种颜色称为暖色。
蓝色、绿色、紫色会让大家联想到蓝天、大海等事物,这部分事物带给大家凉爽的感觉,因此,大家把这种颜色称为冷色。
4、作业训练:
运用所学常识,进行创意
8、我画的动漫形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常识目的:认知范围:教导学生赏析卡通,使学生知道什么卡通及卡通画的不一样种类。
2、能力目的:动作技术范围:在赏析各种卡通的同时,让学生找出卡通画的表现办法,在老师的解说和教导,与通过学生的临摹,让学生逐步学会卡通画的表现办法。
3、情感目的:情感范围:在赏析卡通的同时,逐步激起起学生对卡通画的热爱,与树立为国内卡通事业的提升做贡献的情怀。
教学重难题:
知道卡通形象的设计办法并学习描绘卡通形象。形象体现,因此创意十分花费心思,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过程。
教具学具:
1、师生一同采集的卡通图片、文字、实物与影像资料
2、学生画的卡通画作品
3、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以多媒体方法导入
问题:同学们爱不爱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
播放卡通片《狮子王》,让学生非常快进入卡通天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2、 以问题带出新课
1、啥是卡通?
教师小结:一般大家把动画片中的形象称之为卡通。因而把动画片称之为卡通片。
目前大家又把漫画、连环画、插画与电脑上的动漫都总结为卡通,因而卡通现指青少年图形读物及动画影视等。
2、让学生讲讲自己喜欢那些卡通画?为何?
3、总结出卡通画的造型特征卡通画的造型特征:生动活泼、简单、鲜明、夸张
4、容易知道现时卡通画的时尚趋势,并勉励学生树立对卡通画的喜好,与国内弱势的卡通画,大家该干什么的问题
时尚趋势:①.以美国卡通画尤其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卡通画造型统称为国际式或美国式;②.自由式或独立式的欧洲卡通;③.以日本卡通为代表的日本风格动漫画,及影响周围韩国、香港、台湾等地的东方法卡通。
6、再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卡通画讲一下。
7、让学生临摹
5、巡回教导
教师演示怎么样画卡通画
6、课堂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势和弊端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7、作业布置
对自己喜欢的形象来进行创作。对称的绘制办法。
教具学具:
教师:挂图 书 学生作业 剪子 胶水 塑料袋 彩纸 自制投影片 蝴蝶标本。学生:书 剪子 胶水 16开卡纸 彩纸4张 塑料袋
1、课时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环视全体,稳定学生情绪。
2、 导入新课:
1. 赏析对称的形象
目的:给学生初步印象。由学生概括出几幅图的组织形式上一同的特征是“对称”。
2. 板书:对称
3、 讲授新课:
1. 啥是对称:
请学生依据对称的形象概括出对称包含的意思。
教师小结:对称是指按一条假设的中心线或中心点,在他的上下左右或周围配置大小、形状、颜色相同,方向相反的纹样,如此做成的图形就是对称。
辨认对称与非对称图形。目的:加大学生对对称的理解。
学生列举日常对称的物象。
2. 对称的美感:
请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对称的形式美。
教师小结:对称的物象具备一种规则、整齐、庄严、稳定的美感。
板书: 的美——规则、整齐、庄严、稳定。
赏析:进一步感受对称的形式美。看书18页图片,投影片展示。
3. 剪制作业的办法:
蝴蝶的总体认识:颜色、花纹、外形左右对称
剪制办法:
4. 赏析蝴蝶纹样,拓展思路
各组传看蝴蝶标本。
没传看到和看完的同学看书19页的蝴蝶。
出示学生作业。
4、 布置作业,提出需要
每个人剪贴一张与其他人不同的蝴蝶,需要外形、花纹、颜色均左右对称。
动作快的同学可以动脑筋想方法,用手中现有材料稍作加工,是蝴蝶会上下飞舞。
5、 学生剪制,教师巡视教导。
2、课时
1、 组织教学:
2、 导入新课:
由制作蝴蝶引入绘画蝴蝶。
3、 讲授新课:
1. 绘制对称图形的办法:
将纸对边折
画出一半蝴蝶,然后折好,拓好另一半。
将纸反面用铅笔涂黑。
把涂黑的纸蒙在画纸上,用硬铅笔描下,画稿及印在白纸上了。
2. 整理画稿,涂颜色。
4、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0、那一刻的我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难题:
抓住人物的动作特点,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等连续的动作。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氛围渲染。
学具筹备:
绘画等工具;采集自己在校园活动中的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从周一到周五,同学们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里的活动随着着同学们健康成长,欢乐也常伴左右。想一想,你最留恋校园里的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体育课、运动会、节日联欢、课间活动等。
2、 展开活动
1、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镜头。让大家一块儿看看,是哪些同学呢,他们正在做什么?引导观看、讨论、表述画面所传达的内容。
2、现场采访镜头中的同学,请他谈谈当时的心情。
3、那一刻的我呀,欢乐无比,不要让时间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形式留住那一刻的我呢?
4、出示学生出色作品,感受美术表现中的“那一刻的我”。
5、校园中的愉快活动精彩纷呈,你还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
学生依据所带的照片,用铅笔在作业草稿上迅速地勾勒出你的活动动态,也可以是一组动作。不必计较人物的形体比率,可以夸张地表达人物的动作与表情。注意正、侧面的不一样表现,衣服也会随动作产生一些变化,如关节处的衣纹等。
同桌交换,评价训练,提出建议。
6、构思画面,讨论:
①重点表现一个或几个同学的动态,再简略地画一些同学作为衬托。
②添加适合背景使画面更完整,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几种绘画工具的综合运用,使画面丰富多彩。
7、学生训练,教师巡回教导。
3、延伸活动
1、展示作品,并说说我们的创意和构思。
2、相互赏析,相互评价,相互讨论。从画面的构图、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置等方面进行适合评述。
3、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彰。
4、结束活动
11、走进春季
课 时:1
教学目的:
1、结合我们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对春季的体验和感受。
2、引导学生赏析艺术家笔下的春季,感受艺术家从不一样角度,以不一样形式对春季的赞美。
3、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评述能力。
4、提升信息搜集和交流的能力,培养资源共享和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题:“艺术的春季”与“自然的春季”的体验感受和评述。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表现春季的相同之处和区别的特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安排学生在表现春季的旋律中走进教室。
1、定向导趣——“说”春季。
“春华”怎会有硕果累累的“秋实”呢?在这节课里大家一块走进春季。
2、认知发现:综合赏析——“艺术”的春季。
结束后提示:有什么感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回味悠长吗?——春季是漂亮的!
3、点拨导思:剖析提升——“艺术”之美 问:在影片中出现了几种艺术形式?
考虑:他们各自的表现方法是什么呢?
:
文学:语言文字
音乐:步伐旋律
美术:造型色彩
教师概括:
自然美是常见存在的现实,而艺术美是自然美的集中概括,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技艺,所以又高于自然美。
4、合作探究:
个人学习计划:
1、有感情的朗读一首诗词或一段文章;
2、尝试评述一件作品;
3、演唱一首歌;
4、创作一幅表现春季的电脑绘画。
各小组展开搜集讨论活动,教师巡回辅导学生的赏析和创作。
5、展示与交流
1、请不一样组的2——3名同学展示自己所搜集的作品,或朗诵或演唱或评述或出示作品,学生点评,教师鼓励,并对本课中同学们的学习表现予以表彰一定。
2、需要课后发现、感受自然美,剖析、体验艺术美。
在本课中,大家赏析了很多的花卉风景摄影、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及部分文学、音乐作品,从艺术家们的伟大创造中感受到了春季的独特艺术魔力!
12、平凡的美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常识和技术:知道静物画的构图办法和知道静物画的多种表现形式。
过程和办法:通过对静物画的赏析训练去感受生命物质的存在,可以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肯定的主题,倾诉我们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擅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题
知道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让学生领会构图的原则:变化中求统一。
教学筹备 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赏析不一样工具运用下表现平时生活用品的作品,并请同学们判断是什么画种
2、关于素描:
1.工具和材料:铅笔:HB-6B
橡皮:4B橡皮
素描纸等
2.关于构图: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
构图办法
样式: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关于画面的中心地方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物体,运用适当的构图办法,组合到一个画面里面。将画好的构图,进行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
板书设计 身边的物品
素描--构图
1、原则:变化中求统一
2、构图办法
3、样式
4、画面的中心地方
素描
1、三大面:1背光面2正受光面3斜受光面
2、五调子:1亮色调2灰色调3明暗交界线4反光5投影
13、吹塑纸版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2、让学生领会颜色的和谐之美,并创造出一些非常有趣味的绘画内容。
教学重难题: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制版和上色
教具学具: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一些大小粗细不一的铅笔或硬笔,与圆珠笔,静物。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铅笔或硬笔,与圆珠笔。
教学过程 :
1、出示吹塑纸,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材料?
板书:吹塑纸版画
2、简介版画:
版画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画,它不一样于一般绘画,刻制一块版画即可印出多幅同样的作品,版画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的。
3、引入吹塑纸版画的印制办法:
水粉颜料印制的,称水粉印吹塑纸版画
用油墨印制的,称油墨印吹塑纸版画
4、吹塑纸版画需要经过三个过程才能完成:
自画 自刻 自印
5、画首要条件示:
不论是油墨印还是水粉印都应使用细腻单层塑料纸板为好,新买的吹塑纸有一层油性物质,而粉印版画是水性颜料,往版子上涂色时会由于油水离别而产生水珠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对吹塑纸板表面进行一番处置,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个吹塑纸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时,颜色就会附上。
6、解说吹塑纸版画
1、它是借助吹塑纸这种材料,用圆珠笔、5B铅笔或自制粗细不一样的硬笔,竹笔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办法,直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
2、学生动手制版、自画、自刻,以摆好的静物为例,3人为一组制作,两个人制版,另一个人在水粉纸上涂底色。
教师作巡回教导,刻外轮廓纸使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
3、印制过程:
A、固定一端。
B、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
C、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位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成效不理想,可以重印。
学生动手涂色。
7、简介油墨印吹塑纸版画
14、藏书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通过赏析、交流,知道有关藏书票的来历、用途及有关常识。
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题:
1、学会藏书票的基本特点。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用?
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来源于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学生赏析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知道藏书票的基本特点
赏析课本中的藏书票,提问:从这部分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哪些一同的特点?一般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的?
2、 进步阶段:
1、解说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源于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我们的作业纸上
2、藏书票可以用以下几种办法制作:
绘画
用蜡笔拓印
制版印制
3、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教导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制作制版的同学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应该注意用刻刀的安全。
4、作业展评
15、文化衫的设计制作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常识与技术:认识文化衫,知道其文化内涵。
2、过程与办法:运用恰当的图形,文字或符号、色彩与适合办法设计文化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把日常美的东西、美的元素变成美观的事物,培养学生的革新思维,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难题
1、重点: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2、难题:找出适合的元素、符号、色彩,设计出具备个性的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筹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检查学具筹备等。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有没发现老师的衣服和以往有哪些不一样呢?
这件文化衫是老师亲自设计、绘制的,我想同学们穿的衣服大都是爸爸妈妈在市面上买的,那大伙想不想也亲手来DIY一件像老师如此既独特又漂亮的文化衫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大家一块儿学习文化衫的设计制作。
引出课题:文化衫的设计制作
3、讲授新课
1、下面大家先对文化衫作一些知道: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采集有关文化衫的资料,目前哪位同学能给大伙介绍一下文化衫呢?
2、赏析:结合图片赏析并剖析文化衫的文化内涵。
师:下面,就让大家一同走近文化衫,看一看他们都向大家传递的哪些文化信息。
3、文化衫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
主题是什么?
运用什么图案?
怎么样搭色彩搭配彩?
4、启发构思
5、文化衫做法:
彩绘:先在文化衫上画出纹样,直接用颜料进行彩绘。
粘缝:可以用缝制或粘贴图案的办法完成,图案可使用日常你喜欢的花布或有印图案的各种材料,剪出你要的部分缝制或粘贴在T恤杉上。
镂印:将纹样画在纸板上,镂刻成一个版,放在文化衫上,最后用布团拍拓着色。
3、课堂实践
4、学生作品赏析及点评
1、组长穿上自己组设计好的文化衫进行展示,谈创意思路。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2、随音乐以模特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
16、千姿百态的帽子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赏析各式各样的帽子,知道帽子的基本结构和用途。用写生的方法,较真实地表现帽子的形状、透视特征。
2、在赏析、讨论、游戏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训练。
3、能从审美、好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顶新颖、好看的帽子,培养学生的革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题:
用写生的方法,描绘一顶容易见到的具备代表性的帽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审美和好用的角度,再设计出一顶新颖、漂亮、具备特殊功能的帽子。打破传统意识,设计出有新意的帽子。在设计的过程中体验革新的乐趣。
教具学具:
: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
:各种帽子实物、剪刀、范画、幻灯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赏析
提问:在你的记忆里,你都了解那些帽子,你最喜欢哪种?他们都具备哪种功能?
:军帽
安全帽
护士帽
民族帽
凉帽
:教师加以补充,播放各类生活帽子图片。
今天大家就一同来学习探讨各式各样的帽子。
板书课题:各式各样的帽子
2、写生、训练
:千姿百态的帽子可以保护人的头部,美化大家的生活或作为职业的标志,是大家生活的必需品。
3、探索、发现:上节课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写生练习的达标任务,我:老师叫你们从家带来的帽子,有没特别一点有创意的,拿出来让大家大伙见识一下,如何?让学生赏析时髦大师设计的帽子,携带问题观看图片。设置情景,借虚拟人物提升学生创作兴趣,以完成教学难题目的。
4、创作、辅导
学生进行创作设计,教师辅导学生突破难题
5、点评、概括
17、会游的玩具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 教导学生借助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游的浅易玩具并画出设计草图。
2、教导学生使用绘制,剪贴等办法对玩具进行容易的装饰。
教学重难题:
1、知道会游的玩具的运动原理。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能在水上漂的废弃物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会游的玩具的示范作业,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2、学生考虑为何示范的玩具可以在水中游动的原理。
2、进步阶段
1、教师出示一些会游的玩具的设计草图,说明它们的设计思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可以设计和画设计草图。
2、让学生分组商讨各种会游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做法和对制作材料的不一样需要,怎么样依据需要选取相应的材料。
3、鼓励学生通过想象与构思,画出设计草图并制作出一个会在水中游动的小玩具,使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方法对玩具进行装饰美化。
4、在作业过程中要勉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力争设计制作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玩具。
5、作业完成后让学生互相评价,赏析,分小组将玩具放在水中游动,比比哪个的玩具设计和制作的好。
3、拾掇整理
教导学生拾掇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维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四,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去探寻更多会游的玩具,搞清玩具为何会游的道理。
18、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 教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办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教导学生进一步知道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掌握借助笔刷工具的不一样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题:
1、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办法。
2、借助不一样的工具绘画。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画办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造型常识内容。
2、教师先让学生赏析一些借助笔刷工具创作的电脑装饰画作品。
2、进步阶段
1、学习此课要涉及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笔刷工具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的设置办法。
2、让学生使用笔刷工具,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通过想象和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画面场景。
3、借助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画图工具和办法,对形象进行一些变形操作,对作品进行画面处置,制作出具备独特情趣的装饰画。
1、 在作业过程中要勉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
2、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教室互联网在屏幕上互相评价,赏析其他学生的作品。
3、拾掇和整理:教导学生根据正确的步骤安全的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维持教室整洁。
4、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探寻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一样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的学会WINDOWS画图程序的绘画技术。
19、光的魔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赏析光影成效及有关的美术作品,知道光与美术的关系。
2、教导学生使用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用各种不一样颜色的人造光源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3、引导学生通过赏析,设计制作,作品展示等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创作展示活动的喜悦。
教学重难题:
1、赏析光影成效及有关的美术作品,知道光与美术的关系。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有关图片与资料、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工具与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导入课题,先让学生赏析一些有强光影成效的示范作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进步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赏析,查阅各种资料,探讨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2、概括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剖析几个有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做法。
3、学生分头设计策略,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策略,并按策略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
4、学生展示我们的作品,互相评价,赏析。
3、拾掇和整理:教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维持教室环境整洁。
4、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的设计制作更好的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不断提升美术的应用能力。并在日常注意观察的光影艺术。
20、珍惜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唤起学生对大家祖国拥有些珍贵文物看重与爱惜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教导学生知道、赏析雕塑艺术的一些特点。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重难题:
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赏析。
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
教具学具: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导入课题珍惜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理地方; 发现时间; 规模。
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
其主要政绩:
政治上,统一中国
经济上,统一币制
文化上,统一文字
2、进步阶段
1、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雕塑的艺术风格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依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
A、军阵
B、人物特点
C、战马、兵器。
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只表目前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征。
2、师生一同探讨学习
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剖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A、发式;B、胡须;C、脸部表情;D、姿势;E、装束;F、陶马
3、探索评价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备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年代特点,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3、[陶俑]:
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缘由是什么?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着重修建我们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时候陵墓建筑的要紧组成部分。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征。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要紧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目前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的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的到过中国。
4、课后拓展
1、说一说:你还想了解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秦始皇陵兵马俑具备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国内有什么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古时候俑的历史用途是什么?
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进步历史又是如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有关文章: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材范本合集大全
★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美术教材出色范本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范本大全
★ 小学四年级人民版美术教材出色范本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出色范本
★ 小学美术小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小学美术教材3篇
★ 三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材出色范本
★ 小学美术小学四年级教学计划
★ 2020最新小学美术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