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基础却最易出错的问题。很多申报人总是由于忙于工作而临时抱佛脚,致使重点材料缺失。需要特别注意:
中级职称聘书原件、继续教育年度证明、营业额证明材料
跨单位工作历程证明材料、年度考核表、专业技术职位任职证明
提前3个月打造材料清单,逐项核对打钩
评审专家第一看到的就是材料呈现形式,不规范会直接影响第一印象:
胶装成册,禁用活页夹;目录页码与实质内容严格对应;建议使用省厅统一封面格式
公章应盖在指定地方(一般需要骑缝章),复印件需加盖与原件一致章
工作历程要精准到月(如2015.03|2018.06),防止用到今天等模糊表述
近年来评审愈加看重学术诚信,需特别注意:
学历造假、工作年限虚报、论文抄袭(查重率超越30%即危险)
除取消当年评审资格外,将记入专业技术人才诚信档案,影响后续所有职业资格申报
代写论文、交易期刊等灰色地带行为同样是违规
论文是体现专业水平的要紧载体,容易见到问题包含:
多数区域需要2篇以上发表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核心期刊)
需要与申报专业有关,包括具体案例、数据剖析等实证内容
警惕假刊、套刊,推荐选择知网、万方网站收录的合法期刊
答辩是展示综合能力的重点环节,需要重点筹备:
熟记论文中的核心数据、研究办法;梳理营业额材料中的个人贡献
提前筹备项目难题突破技术革新点等容易见到问题的回答模板
使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结构化回答,防止泛泛而谈
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评审需要存在差异,建议提前研读当年度本专业的《职称评审工作推行细节》,必要时可咨询本单位人事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筹备过程中建议打造进度表,留出至少2周的缓冲时间应付突发状况。
更多推荐:
高级会计职称考试都有什么题型?会考什么内容?
高级会计职称成绩会作废?还没有参加评审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