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距离8月CFA考试仅剩约2个月时间,不少同学心中都有如此的疑问:目前开始备考,到底能否顺利通关?
这个问题大家不可以以偏概全,还要结合自己的背景、学习效率、时间投入等多方面原因综合评估。
1、时间可行性剖析:
2个月备考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挑战
CFA协会对各级别考试的官方建议备考时长为:一级约303小时,二级328小时,三级344小时。
以一级考试为例,从6月上旬到8月中旬约9周(66天),大家需要平均每周投入约33.67小时(3039),天天约4.8小时。
基础较好或学习效率极高的同学,理论上存在通关可能,但需直面三大现实挑战:
1.常识体量庞大与时间压缩的矛盾
CFA考试涵盖10门左右的科目,仅官方教程就超越3000页,涉及财务报表剖析、道德规范、经济学、定量办法等复杂内容。
2个月内需完成要点理解框架梳理题目练习冲刺复盘全步骤,平均每门科目仅有约1周时间学习,对大家而言,短期内消化很多陌生定义困难程度本身就是一个极限挑战。
2.记忆周期与复习轮次的冲突
大家的记忆存在遗忘曲线,科学复习需遵循多轮巩固的原则。
理想的备考周期一般包括3-4轮复习(如:第一轮2-3个月打基础,第二轮1-2个月强化,第三轮1个月刷题,第四轮考试前冲刺),而2个月时间仅能压缩完成1-2轮复习,容易因记忆不牢致使考场遗忘。
3.应试方法与题型适应的重压
CFA考试重视逻辑应用而非单纯记忆,特别是伴随级别的进阶,考试的灵活性也不断上升,加上考试时间不宽裕,需要大家结合要点迅速判断。
若备考时间不足,可能来不及熟知协会出题套路,致使解题速度慢、准确率低。
2、分状况评估:
哪个合适2个月冲刺,哪个需小心选择?
1.来得及的三类考生:背景、效率与时间的三重优势
●金融有关专业在校生或从业者
已有经济学、会计学等入门知识储备(如学过财务报表剖析、投资学课程),可迅速理解科目逻辑。
比如,本科修过公司金融的考生,在学习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时,能直接关联课堂常识,缩短基础知识时间。
●高强度学习力者
日均可投入5-6小时以上,且学习效率高(如能1小时学会2-3个高频考点,做题正确率达70%以上)。
这种同学可通过高密度输入+高频输出弥补时间不足,比如:上午集中学习2小时新要点,下午用2小时刷题巩固,晚上1小时复盘框架。
●曾系统备考过其他金融考试者
如考过FRM(金融风险管理师)、行动成本(注册会计师)等,部分要点可迁移复用。
比如,FRM一级中的数目剖析金融市场与商品与CFA一级内容高度重合,可节省约20%的学习时间。
2.不主张冲刺的四类考生:菜鸟、忙、低效与高压
菜鸟且跨考专业学生
对金融术语(如夏普比率久期)完全陌生,需从最基础的定义学起,仅财务报表剖析一科就可能耗费2周以上时间,很难在2个月内完成全科目覆盖。
工作日日均学习时间<2小时者
若天天仅能抽出1-2小时,即便周末补学,总时长也很难达到300小时(如:工作日天天1.5小时5天=7.5小时,周末天天5小时2天=10小时,每周合计17.5小时,9周仅156小时),远低于协会建议时长。
学习效率低下者
同一要点反复学习仍没办法理解,做题时依靠答案分析,缺少独立考虑能力,后续刷题将陷入边做边忘的恶性循环。
同期面临其他重大任务者
如毕业答辩、项目冲刺、职业资格考试等,精力分散易致使样样抓却样样松,最后CFA考试沦为陪跑。
记住:真的的通关诀窍,永远是精确的努力而非盲目的焦虑。祝大伙在备考路上稳扎稳打,最后收成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