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共设三门科目,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生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获得中级会计职称资格证书,其中,《中级会计实务》侧重会计分录与实务操作,考试时长165分钟;《财务管理》以公式计算为主,时长135分钟;《经济法》聚焦法律法规记忆,时长120分钟,下面高顿记者来详细解答。
1、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有哪些?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维持稳定,未新增或删减内容,仍为以下三科:
1.《中级会计实务》:涵盖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收入准则等核心内容,综合性强,需重视跨章节常识串联。
2.《财务管理》:涉及资金时间价值、财务剖析、本钱控制等量化剖析模块,公式密集,计算量大。
3.《经济法》:以公司法、合同法、税法等法律条文为主,近年考试试题案例化趋势明显,需灵活应用。
备考建议:实务与财管关联度高,可同步强化;经济法可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法条,结合案例记忆。
2、中级会计考几年?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实行两年滚动制,考生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比如:
若2025年通过《实务》和《经济法》,2026年仅需考试报名《财务管理》;
若2026年未通过《财务管理》,则2025年成绩作废,2027年需重新考三科。
方案提示:
基础薄弱者可分两年备考,优先攻克实务与经济法;
时间充裕者可尝试一年三科,但需合理分配每天4-6小时学习时间。
3、中级会计科目怎么样搭配?
依据考生基础与时间,推荐以下搭配方案:
1.菜鸟/在职考生:
首年:《财务管理》+《经济法》
次年:集中突破《中级会计实务》
理由:实务困难程度最高,需长期积累;前两科偏记忆与计算,缓解重压。
2.全职备考/学霸型考生:
一年三科:《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优势:缩短取证周期,防止第二年遗忘;需拟定严格计划,优先实务与财管联动学习。
3.大龄/宝妈考生:
首年:《中级会计实务》单科
方案:夯实基础后再搭配其他科目,防止战线过长。
避坑提醒:防止单一科目堆积(如仅报财管或经济法),实务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建议优先纳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