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去哪个行业前景最好?
会计专业毕业应该怎么样做个人职业规划?
四大、投行、商业银行,什么对未来的进步更有利?
……
针对这类小伙伴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特意搜集了在财会行业深耕多年的老司机们的回答,为小可爱们提供专业的求职指导干货!
话不多说,上车!
会计专业去哪个行业进步前景最好?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难找到标准答案,每一个行业都有出色的人才和失败的卢瑟,找对行业不肯定就能找到进步机会,所在行业看着没什么期望,但不肯定拿不到高薪。
人是活的,随时调整我们的职业方向,才能扩大进步空间,对个人进步而言,行业好坏与自己没什么直接关系,实在不可以我走还不可以吗?
找行业有必要
拟定个人职业进步规划更要紧
1、找制造业企业训练我们的基本功
应届生毕业最好不要毕业就去代账公司跑腿,干的时间再长也就是跑跑税,开开票,记记成本账,没的意思是,别说管理,核算学不到什么东西。
刚毕业先要炼基本功,核算是基础,想提高学习管理先得把基础打牢。假如可以,去制造行业炼核算基本功是最好的选择。制造业核算的会计科目最全方位,产供销一条龙,该有些都有。
最重要还有本钱结转这一项,本钱核算在会计核算中是比较难的一项,制造业为了增强竞争优势,都非常看重本钱核算工作,库存管理也比较严格,这是其他行业,如商贸、房产、金融所不拥有的。
2、找合法企业积累财务管理经验
小公司不肯定不合法,但所谓合法与规模还是有联系的。通常来讲,大公司管理都比较规范。大家公司社招就会优先选择大公司跳槽过来的,讲规矩一说就懂,健全规范还能提源于己的见解。反过来,小公司过来的年青人还好,年龄大一点的简直没办法交流,双方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有一次我和下面财务交流资金归集的事,有一位就两眼一瞪:大家公司赚的钱就大家的,为何要归集上去,为何不让大家自己买投资理财?
我只能耐心告诉他:这一个家集团公司,资源只有集中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你们公司更不是个体户,是集团的一份子,所有些经营行为都是为了让股东利益最大化,让整个集团利益最大化,只有集团利益最大化了,个人利益才能更有保障。
3、去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我们的眼界
假如你性子比较急,不想按步就班的积累经验,去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一下眼界也很好。
我之前就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几年,回想一下,那几年也是我工作生涯最重要的几年,通过对各行各业审计,迅速知道了它们的经营特征和核算办法,虽然不精通,但打通了思维,获益匪浅。
在事务所工作不要机械的走步骤,填表格,重点要与顾客多交流交流,大部分顾客还是乐意与审计职员推荐工作经验的,交流过程中提源于己建议,取长补短,双方都能获益。
但有一点应该注意,在事务所吸取的经验都是理论上的,实操经验还要去大公司积累。
4、找商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去赚钱
在制造业炼基本功,在事务所发展眼界和思路,在合法企业积累管理经验,最后要想赚钱还要去商品附加值高的行业,毕竟,公司赚到钱才舍得给职员发钱。
现在来看,金融业、IT业、房产这三个行业占居了财务职员薪资排名推荐的前三名,其实不仅财务职员,其他职位,人力资源、业务、办公室、研发技术等等也是一样,列个排名推荐,这三个行业也是前三。
不是其他行业的财务职员水平不可以,不够努力,而是这几个行业的赚钱得多,赚得相对容易,职员收入可以跟着涨。
说了这么多就是期望对年轻财务人的职业进步提供一点帮助,期望你们早日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怎么样选择职业生涯起点
会计专业应该怎么样确定自己职业的第一站?是争取去四大?或者进军投行?抑或一门心思奔咨询?这个需要仔细比较详加剖析。
1、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1.非常苦逼, 但!它习得的技能是最强悍的,也就是更像一门技术,假如你有四大的几年历程,你对公司财务有关的所有问题,基本就是专家。
2.Exit opportunities非常不错
不少四大的同学熬过苦逼的搬砖期,去到了VC/PE,去到了公司里当财务官,还有相当部分出色的去到了上市公司当CFO,几乎八成的上市企业的CFO都是四大出来的,这个简直不可以更诱惑。由于上市公司要找CFO,没比四大出来的人更懂财务了!
3.工作季节性波动大。忙季能和投行咨询一样忙,闲季可以一个月休假出去浪。
4. 总体来讲,我感觉能进四大作为职业起点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主如果重视其将来进步的出口。
2、投资银行(IBD)
对于投行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大伙可以参考:
1、投行的本质是中介服务,它需要服务于顾客。这一点的影响是,你可能需要做不少看着“又脏又累又没附加值”的工作,这基本占据了所有投行初级剖析师至少1/3的时间。
2、IBD是大投行里招的人数最多,流动性最大,且几乎最苦逼的部门。由于IBD就是狭义的投行,它做的就是直接的中介服务,所以IBD的不少剖析师的大多数工作就是整理材料,等材料,报材料,和律师一块搞材料,和会计师一块审材料,和team member一块写材料等。
3、投行直接产生收入的部门是IBD,资产管理,研究服务,买卖等等。这类他们称之为前台,因此,这是投行的商业模式里最重要的部分,自然要紧程度要比其他要紧不少,也比较难进。当然,资产管理和狭义的投行IBD,是完全两种不一样的模式。
4、投行的中后台(人力资源、风控、行政、财务等)和其他任何企业的类似部门没太大的差别。不要由于它是投行,就要把它看得不同。更接近实质状况的可能是,你拿着同样的薪资,但在投行里做财务工作量要加倍甚至更多(由于你要配合其他繁忙的买卖部门)
3、咨询公司
咨询公司和狭义投行在商业模式很类似。它们通过向顾客提供某一商业问题的解决方法,收取顾客的佣金(咨询费)产生收入。咨询企业的模式相比投行会愈加宽泛,面临的商业问题也愈加多元化。
这些公司有如下特征可供大伙参考:
1、第一点请参考投行部分的第一点,大同小异。所以咨询顾问也会累得要死要活,半夜被顾客骂哭还要第二早赶着7点的飞机去笑嘻嘻的面对顾客。
2、咨询企业的好处在于没什么行业可以叫你在这样短的时间知道商业环境和行业常识。
尽管我上一点在抱怨天天数杂志广告的事是bullshit,但恰恰也就是这个事,让我了解hermes和gucci和lv和bvlgari等等它们的广告方案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品牌认知度有什么差异。当你在咨询公司工作两到三年之后,你肯定是所有行业里,对商业运营知道最多,行业常识最多的人(不肯定深刻尽管)。
3、咨询公司要找到顾客,需要你从商业运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需要创造性考虑。
这一点是我觉得咨询公司最棒的地方。这也是咨询公司不同于投行剖析师非常重要的不同。咨询顾问为了提出切实可行的咨询策略,他们需要深入知道企业的经营每一个环节,把他们自己当做企业的经营者,而不止是像一个股票剖析师那样去剖析这个公司,二者的position完全不同。
也正由于这样,PE/VC等买方公司他们在招人的时候,更喜欢招具备扎实咨询公司背景的人,而不是投行出来的。由于对行业,对公司运营的理解,二者完全具备不一样的基础和思维路径。一般,财务剖析师(投行,券商的研究员等),他们是不懂公司运营的。
4、咨询企业的exit我觉得是最好的。
顶级的可以去到不少大的买方,缘由见上一条。中等的也会有不少咨询顾问转入项目公司作为高级运营职员,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继续留在咨询公司继续往上升。各位有志去PE/VC行业的同学,我建议大伙从咨询公司起步,而非投行。
5、不承担直接责任,不实行是咨询顾问mentality的一个缺点。
严格来讲,这是所有专业服务企业的问题,投行剖析师同样具备这个问题,但相对而言,咨询顾问在这个方面愈加明显。
不少咨询顾问三五年之后就会形成一套完整的考虑问题的“咨询式”的框架,这事实上对继续成长是不利的。
另外,咨询顾问,特别是年轻的咨询顾问,你非常难有机会直接承担责任,甚至轮不到你和顾客交流,你需要做的就是数杂志的广告,然后听候项目经理随时差遣,这会改变你的思维办法。
6、咨询公司出差是所有公司之首。
所以没谈恋爱的要考虑能否继续单身,谈了恋爱的要考虑能否长期异地。虽然你base在上海,可能有的时候,一年当中你在上海的时间低于3个月。
4、商业银行
以上几个行业我都有过有关工作历程,所以可能说得相对详细一些,而下面的几个行业我并无实质的工作历程,所以仅仅供大伙参考。
1、商业银行的有一些卖方买方结合的性质。它的商业模式分资产和负债两端。资产业务简单来理解就是放贷。负债业务简单理解就是揽储。对于新进的职员,绝大多数都是要从负债业务起步,甚至相当部分是从柜员起步,要历程相当长期之后才能接触到资产业务。
2、资产业务的核心是信用风险的定价和控制。因此这一点决定了不可能让没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从事,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都是拥有相当年限的工作经验的职员才有机会接触。
3、负债业务的本质是销售。假如你对销售天生排斥,那非常遗憾,你最好不要考虑进商业银行。
4、关于总行和分行。你可以把国有银行的总行想象成公务员或者类似的事业单位。听着高档,但由于不涉及具体的业务,所以其实非常无聊,且收入低,这个意义上,分行直接面对业务的职位会更好。一些股份制银行总行的市场部如此的部门例外。
5、关于中间业务和表外。这一块应该是将来商行要大力进步的方向,所以假如你对这一块有有关的常识储备和独到的认知,那商业银行会是一个很好的职业起点。商行的将来就靠你啊!
总的来讲,小可爱们可以从更宏观更本质的商业模式去考虑你想要进的行业和公司,分清是服务型还是商品型公司;
是中介、买方还是卖方;需要什么技能,对公司产生收入有什么种贡献,自己的常识结构,兴趣偏好,资源所得等去匹配你意向的公司和职位种类。
最后期望大伙都能对我们的将来坚定信心,做到未雨绸缪、提前规划,不辜负我们的每一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