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级经济师经济入门知识的会计计量的考试知识点,我们在这里为大伙整理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计计量的定义,二是会计计量的属性,来学习一下吧。
考试知识点1、会计计量的定义
1、会计计量: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点的实质情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会计从确认、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
2、目的:进一步明确一项经济业务所带来的某一会计要点变化的数目为多少,体现会计信息的定量化特征。
考试知识点2、会计计量的属性
1、构成: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
(1)计量单位主如果货币量度,同时为了管理的需要辅之以各种实物量度。
(2)计量属性主要包含:历史本钱、重置本钱、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计量属性 | 含义 |
历史本钱 | 1、概念:又称原始本钱,是指以获得资产时实质发生的本钱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2、计量: (1)资产根据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根据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负债根据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质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根据平时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
重置本钱 | 1、概念:指企业重新获得与其所拥有些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适用首要条件:资产处于用状况,且可以继续用,对所有者具备用价值。 3、计量: 资产根据目前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根据目前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
可变现净值 | 1、概念:指企业在平时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价格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本钱与估计销售所必需的成本与有关税费后的金额。 2、计量: 资产根据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本钱、估计的销售成本与有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算。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根据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本钱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筹备,计入当期损益。 |
现值 | 1、概念: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的将来现金流入扣除将来现流出后的余额,用适合的折现率予以折现而得到的价值。 2、计量: (1)资产根据预计从其持续用和最后处置中所产生的将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2)负债根据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将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
公允价值 | 1、概念: 指在公平买卖中,熟知状况的买卖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公平买卖中,买卖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且不计划或无需进行清算,没有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买卖的事情。 2、计量: 资产和负债根据公平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买卖中,供应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
【注】企业对会计要点进行计量时,通常应当使用历史本钱,使用重置本钱、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点金额可以获得并靠谱计量。 |
【经典真题】
国内《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基础()。【2021年真题】
A、现值
B、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C、公允价值
D、历史本钱
>>全国经济师学习交流群> >
有关阅读推荐
中级经济入门知识真题考试知识点:会计法规
中级经济入门知识真题考试知识点:会计信息水平需要
考生须读:2023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概要!
中级经济入门知识真题考试知识点:会计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