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准大三生,进入A考已经两年了,但由于我的拖延症,大一一年只过了两门(不要学我,目前后悔来不及),大二才醒悟(这里非常感谢学管Lulu的督促),下学期立马考了两门。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商科思维能力更强了,结合实质打商赛运用常识的过程让我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作为一名英专生,ACCA和高顿帮我培养了商科思维,很感谢!好啦,话不多说,大家进入正题。
6月季考对于不少ACCAers来讲应该算非常赶的考季,部分同学也要同时筹备期末考试(我是英专生同时还要复习专四)。所以整个备考过程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前冲刺,假如时间允许的话,还是建议大伙尽快筹备进入复习阶段。
除去复习专四那段时间,我平时的每天可支配时间比较多,天天学习5-6小时,每周会休息一天让自己轻松一下。我有过熬夜学习的时候,但后面不敢了,感觉不合适我,所以睡眠真的非常重要,休息好了才能保证高效、专注地学习。
有友友问我,听不进来课如何解决?我感觉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我通常都是泡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前期听课的时候,会一边跟课一边做思维导图+刷题,我做题会比较慢,要花4-5小时。题目做累了将来,听新课轻松一下。
学姐可以把当时上岸的备考规划给你。少走1个月的弯路,同时我把备考的资料推荐给大伙,都是课程的内部资料,大伙需要的可以戳下面卡片领取
这里推荐大伙用一些时间规划app辅助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我一个人用的是倒数日和闪点清单,当然还有不少其他的app,找到自己喜欢的天天做安排的意愿也会更强,看见自己满满的日程也会非常有收获感。学习ACCA会占据不少时间,大学生校内的学习和活动也需要合理平衡,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才能从容不迫。
我是分了三个阶段学习F5:
(1)前半个月跟课+课后梳理思维导图+刷选择题;
(2)中间一周整体复习搭建框架+查漏补缺剖析重难题+刷大题;
(3)最后一周考试前冲刺+刷整套真题模考卷。
2、跟课阶段
1、好好听课,集中精神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就是好好听课,集中注意力捕捉每一个要点,思维跟着老师走。假如倍速听课,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假如上课漏记了什么要点,课后刷题的时候需要反复观看回放,比较低效。听课时假如遇见实在没听懂的点,我会立马做标记然后策略性舍弃,不影响下面的听课状况。做了标记的地方,我通常会借助课间休息时间再看一下,还是有疑惑的话就直接请教老师。
2、温故知新,搭建框架
假如时间富裕,我建议大伙可以看一下先导课,复习F2碰到的要点,譬如variance analysis等等,这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点,假如忘了肯定记得复习。当然假如时间赶的话,大概率是一边复习前面的章节一边跟后半部分的课,如此的话强度也不会太高。
在刷完几个章节的选择题之后,可以看看课,放松放松。刷题之前,我会把之前学完的章节做个精细的思维导图,搭建每一章的常识框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标注每章的易错点、难题,便于最后冲刺的时候迅速定位我们的薄弱点。
3、多加考虑,整理总结
必须要在梳理完整个章节后再刷选择题,携带明确的常识块刷题才会更高效。碰到计算题我会在电脑上开一个excel,不只能非常快得到答案,同时也能练习对excel的熟知度,在大题方面可以节省一点时间。定义类题型假如错了的话,必须要理解,实在理解不了就记下来,写在思维导图边上。整个章节的题目刷完,再回头看看错题,找到我们的易错点,争拿下次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