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1
闲逸派是宋朝时的一个词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僧仲殊、朱敦儒、黄裳、周紫芝。这派词人深受晋、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直接承继中唐张志和《渔歌子》等词的'传统。他们或情志高洁,酷爱自然,或隐逸远世,保真养性,或受挫避祸、闲放退居,表现了一种特有些闲远超逸之态。就此而言,这派词可称之为逸人之词。
闲逸派诗人伴随年代环境和个人风韵、处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旷逸、雅逸派。旷逸词派,以闲逸、旷达为主要风格:雅逸词派词人遭到晏、欧、周雅词,尤其是雅正派词影响,以柔笔雅辞写山川景物,叙宴饮交游,抒闲情逸致,偏重于优雅和藻饰,与旷逸派的自然野趣、超旷飘逸有异。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2
10、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名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一样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见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 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年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1、古时候官职任免升降:
1、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 谪:降职并远调。
3、 拜:授给官职。
4、 授:授与官职。
5、 擢:选拔,提拔。
6、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 罢:罢免、停职。
8、 免:免除官职。
9、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2、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 要紧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国内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3、天文部分:
1、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 闰年,以农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 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 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9月初九。
端午,5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中秋节。
5、纪年法。
(1) 公元纪年法。
(2) 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办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比如:1919年,阴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样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容易见到,略)。
7、纪日法。
初中一年级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8、 纪时法。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3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国内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网站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305篇,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它以四言诗为主,常见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是国内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再别康桥》《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征。
C.王实甫是明朝著名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西厢记》是在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改编的,塑造了张生、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D.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六世纪文静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作家,他在他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戏剧作品中大力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2、下列有关文句依次源于哪部作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哪个。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④存活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问题。
A.《红楼梦》《论语》《三国演义》《哈姆莱特》B.《西厢记》《庄子》《三国演义》《窦娥冤》
C.《西厢记》《论语》《水浒传》《窦娥冤》 D.《红楼梦》《庄子》《水浒传》《哈姆莱特》
3、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二十世纪30年代的出色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上有深远的影响。
B、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C、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国内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灭亡》《家》《寒夜》及散文集《随想录》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D、高尔基一生创作甚丰,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剧本、散文等。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
4、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虽体例不同,前者是编年体,后者是纪传体,但都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前凸后翘,有血有肉。
B、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与叶圣陶的《倪焕之》是国内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C、《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清代散文家归有光被觉得是“唐宋派”的代表人物。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善于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欢。
5、选出全部是唐宋八大伙中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
①《六国论》 ②《过秦论》 ③《小石潭记》 ④《岳阳楼记》 ⑤《捕蛇者说》
⑥《游褒禅山记》 ⑦《赤壁之战》 ⑧《师说》 ⑨《卖油翁》 ⑩《石钟山记》
A、①⑥⑨⑩B、③⑤⑥⑦⑧ C、①④⑤⑨ D、②④⑥⑦⑩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呐喊》不只思想内容“深切”,在艺术形式上也颇多革新。《狂人日记》是一篇日记式的小说,《头发的故事》是一段“聊天记录”,《白光》有意识流的特质,《孔乙己》、《阿Q正传》非常像人物传记,《一件小事》、《兔与猫》、《鸭的喜剧》像散文。
B、林黛玉为人处世,有时会显出非常深的心机。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林黛玉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薛宝钗,“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C、《红楼梦》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宝玉挨打后,宝钗劝慰他:“你可都改了吧!”黛玉深情地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不要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大家看着,心里也……”都很符合各自的身份与性格。
D、阿Q的革命,是其性格复杂性的表现,也是其性格进步的势必结果。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他对造反“深恶而痛绝”,但,当赵太爷等统治者对革命感到恐惧时,他不只开始“神往”革命,而且也自觉地投身革命了。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第7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②,则哪个与③?”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注】①舍之则藏:抛弃就藏匿,意即隐退。舍,抛弃,不需要;藏:隐退。②行三军:指挥军队。行,率领,指挥。三军,古时候大国有三军,每军1.25人,这里指全军。③哪个与:和哪个一块。
7、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觉得,用就去做、不需要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
B、子路假设孔子统率三军,问孔子将和哪个一块,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我们的才干与本领。
C、“暴虎冯河”是手无寸铁与老虎进行搏斗,徒步过河,如此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赏析的。
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我们的态度。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4
20xx高考考试语文复习:文学知识复习提纲
101.梁思成: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
102.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收获,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有《时间简史》。
103.王力、吕叔湘、张志公:中国现当代语言学家。
104.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用十年时间创作了不朽名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著。《红楼梦》,是国内古时候人情小说的集大成者,古时候白话小说的高峰与总结,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艺术上,它既有浓郁的中国风和民族特点,又有鲜明的革新精神。书中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憎恶“仕途经济”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精细处不让凤姐”的探春,“装愚守拙,随分从时”的薛宝钗,“身为下 贱,心比天高”的晴雯,让人贩子卖给薛蟠作妾的灵秀而薄命的女子香菱等。
105.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见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其次论述主题。合:全文结语。
106.《史记》:国内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古希腊的普鲁塔克曾被叫做“世界传记之王”,其作品《列传》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不过,《史记》比它还早产生几乎达两个世纪。
107.《史记》是国内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和人物著作。其中人物与先秦时的文学人物相比,明显具备鲜明的个性。除此之外,它的主观色彩与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作者自述写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思想价值主要表目前四点上:其一是表现了进步的文学观;其二是表现了进步的经济思想;其三是表现了强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其四是表现了豪迈的生活观历史观价值观。
108.《报任安书》是大家知道司马迁生平和思想的要紧文献。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他还为战国四君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立过传。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5
鲁迅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创作出《狂人日记》这国内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继而写出《孔乙己》、《药》等,共十四篇小说编成《呐喊》;接着创作出《祝福》等十一篇小说,编成《彷徨》。鲁迅创作小说,“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如何做起小说来》)。他的这类简短小说,取材广泛,塑造出各类型型的典型性格,揭露出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揭示了旧社会的种种病根,具备宽广深刻的社会意义。尤其是《阿Q正传》,塑造出一个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意义更为深远。阿Q从物质到精神都遭到残酷压榨、紧急戕害。他从被压迫者的朴素直感欢迎革命,但不理解革命,终被混入革命的反动权势当作抢犯杀害,从而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唤醒农民觉悟的要紧问题。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虚幻的胜利代替事实上的失败,不可以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更概括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种各样的人的病态心理,暴露了“国民的弱点”和旧社会的病根,可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是国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茅盾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小说创作。《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各篇独立,人物互异,表现了当时一些常识年轻人所历程的.曲折、痛苦的路程;《虹》,表现了女主人公冲出家庭牢笼、走向集体主义的道路;《路》、《三人行》,表现了年轻人学生在紧急白色恐怖下渐渐觉醒参加斗争的过程。这类作品标志着茅盾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前进。1932年前后,茅盾先后创作出了杰出的长篇小说《子夜》,和著名的简短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林》反映出当时民族工商业风雨飘摇的处境,《春》表现了当时农民丰收增债的命。1941年,茅盾创作出了《腐蚀》,控诉了间谍组织残酷镇压进步年轻人的罪行。《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它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为全书的主线,以上海为中心,反映了1930年前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显示了革命力量的如火如荼。它塑造了海量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吴荪甫野心勃勃、精明强悍、果决专断、无情无义,非常有进步民族工商业的雄心和魄力,但终于逃不出赵伯韬的魔爪,几乎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悲剧性的命。《子》,通过塑造吴荪甫这个典型形象,深刻地揭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破产的势必性,暗示出他们只有参加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才有真的的出路。茅盾以《子》等不朽作品和其他文学活动,奠定了他在国内现代文学史上尤为重要的地方。
巴金在1929年初,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表现了在北洋军阀血腥统治下的上海,一些在“五四”新思潮激励下,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常识年轻人的苦闷和抗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一部侧重描写人物在交往中的性格特点表现,二部侧重描写人物处置革命与恋爱的关系,三部爱情描写不多,侧重展示某城一个激进团体的反军阀斗争。以上作品的年轻人主人公,都是旧世界的判逆者,但还没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反映了当时不少常识年轻人类似的矛盾和苦闷。“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它在“五四”新思潮波及闭塞中国大陆的历史背景中,联系着成都这个社会环境,展示高家这个封建大伙庭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封建阶级分子的顽固腐朽、荒淫残酷,他们之间的钩心斗角、互相倾轧,他们和觉醒年轻人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提示了封建规范势必崩溃的命。它塑造了海量的各种人物的形象:有高老太爷、克明如此旧规范维护者的形象,有克安、克定如此荒淫卑污的形象,有鸣凤、淑贞如此以死表示反抗的形象,有觉慧如此觉醒反抗的形象,更有觉新如此内心矛盾的形象。觉慧无所顾忌地离家远走,固然闪烁着不听话性格的光彩,觉新这个内心矛盾的典型形象,却更别有深刻意义。觉新既受旧礼教毒害甚深,也遭到新思想的触动。他庇护反抗封建秩序的弟妹们,资助他们逃出家庭牢笼;但他虽然理解是礼教、传统、迷信夺去了他最喜欢的梅、瑞珏和幸福、前途,却一直逆来顺受,只能痛哭。“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使他承担着沉重的精神负累,成了封建家族规范的殉葬品。觉新是国内现代文学史上要紧的艺术典型。巴金以“激流三部曲”等出色作品,奠定了他在国内现代文学史上尤为重要的地方。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6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成为“建安风骨”。这一年代的作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重视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量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征,常见使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备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大家常说的.“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进步起来的。“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头羊,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诗文婉约;曹植的文学收获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备“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收获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
建安文学的辉煌收获,对后来文学艺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北朝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7
1、敬词:
1、“拜”字族:
拜读:读他们作品;拜会:和他们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他们;拜托:请他们帮忙;拜读:读他们作品;
2、“奉”字族:
奉告:告诉他们;奉还:他们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他们礼物;
3、“高”字族:
高就:询问他们在哪儿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他们的见解;高攀:和别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他们爸爸妈妈;
高足:称他们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
贵姓:询问他们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他们的病;
5、“惠”字族:
惠赠:指他们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他们相片、书本等纪念品;惠顾:企业称客户到来;惠临:敬辞,指他们到自己这里来;惠赠:敬辞,指他们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他们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尊:尊称他们的爸爸;令堂:敬辞,称他们的妈妈;令爱(媛):敬辞,称他们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他们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他们的亲戚;
7、“宝”字族:
宝号:称他们的门店;宝眷:称他们的家眷;
8、“呈”字族:
呈正:指把我们的作品送交其他人批评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
垂询:称他们(多指客户)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敬辞,表示其他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我们的询问。垂爱:(书)敬辞,称他们(多指长辈或上级)对我们的爱惜(多用于信件);
10、“光”字族:
光临:称他们到来;光顾:企业多用以欢迎客户;
11、其它敬词:
壁还:用于归还他们物品;俯就:请他们赞同担任某一职务;
斧正:请他们修改文章;恭候:用于等待他们;借问:用于向其他人打听事情;雅正:把我们的字画等送人时表示请他们指教;鼎力:用于向他们表示感谢;华诞:称他们的过生日;海涵:称他们写的字或画的画;
2、谦词
1、“家”字族:用于对其他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龄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谦辞,对其他人称我们的爸爸;家慈:称我们的妈妈;家兄:称我们的兄长;
2、“舍”字族:
用于对其他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舍侄:称我们的侄子;舍弟:称我们的'弟弟;舍亲:称我们的亲人;舍间:谦称我们的家,也称“舍下”;
3、“鄙”字族:
鄙人;谦称自己;鄙意:我们的建议;鄙见:我们的见解;
4、“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我们的见解;
5、“敝”字族:
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我们的姓;敝校:谦称我们的学校;
6、“拙”字族:
拙笔:谦称我们的爸爸或字画;拙著、拙作:谦称我们的文章;拙见:谦称我们的见解;
7、“小”字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我们的商店;
8、“敢”字族:
表示冒昧地请示其他人:敢问:用于向他们询问问题;敢请:用于请求他们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他们做某事;
9、“家”字族:
家父:谦辞,对其他人称我们的爸爸;家母:谦辞,对其他人称我们的妈妈;
10、“见”字族: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什么见教” 。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8
NO1.九州,中国的代称。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NO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区域。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
NO3.海内,古时候传闻国内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NO4.四海,指天下、全国。
NO5.江河,古时候很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NO6.江东,指长江以东区域,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NO7.江表,长江以南区域,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以外,故称。
NO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NO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NO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NO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NO12.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高考考试文学知识 篇9
高考考试语文复习:高考考试语文文学知识(1)
1、容易见到借代词汇: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孩子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爸爸妈妈
20、华盖:运势
21、函、简、笺、鸿雁、札:信件
22、庙堂:朝廷
2、文化知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闻”:《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简短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收获,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国内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大家喜欢,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要紧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叫做“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年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备: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时候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字,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时候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获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如此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1、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1、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1、称状元(鼎元),2、称榜眼,3、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址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得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址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得功名(举人)1、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址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得功名(贡士)1、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址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得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时候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