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第六中学
学校介绍
昆明铁路局第一中学(现昆明官渡区第六中学)坐落在昆明东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旁,是一所有四十年办学习历史、教学水平高、教学成就显着、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的学校。学校现有高、初中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近1700名,教职工218人。学校为云南一级完全中学、云南文明学校、云南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学校。
进步经历
昆铁一中走过的四十年,是不断进步壮大提高的四十年。四十年中,学校淀积了丰厚的文化教育底蕴,形成了具备自己特征的办学特点。一九八八年,学校经国家铁道部全方位严格的综合考核评估,被认定为铁道部首批重点中学。一九九二年学校被评为成都铁路局示范性中学,一九九七年经云南教委评估验收晋升为云南一级完全中学。伴随改革的深入,铁一中于一九九八年和二00二年经两次布局调整,汇集了七所中学的优质教学资源为一体,很大地提高了铁一中整体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二00四年学校归入地方后,更名为昆明官渡区第六中学,又为学校的进步带来了新的机会。四十年来,3000多名莘莘学子步入了清华、北大、人大等知名院校和各类高校大门深造,多名同学还走出国门,远赴欧美和日本。七九届毕业生王汝建同学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地质和地球科学家,参与了国内初次对北极区域的科学考察工作。
办学理念
四十年来,昆明官渡区第六中学本着善待、勤勉、求实、致远的理念,坚持三个面向,不断夯实办学基础。二00二年前后,上级和学校共投资数百万元资金,再一次全方位改变了学校办学的硬件施条件。功能齐全的综合楼,容纳八百人的学生宿舍楼,标准的塑胶跑道,平整的篮排球场,宽敞的室内体育馆,一流的多媒体电教设施,排列整齐的教室,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阅览室和花园式的校园,完全可以满足昆明进步高中教育的远景规划。严格科学的管理是学校不断进取的成功的道路。多年来,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发展进取,务实求真,带领全体教职工拟定和健全了各项规章规范,创建我们的品牌,学校多次荣获铁路局颁发的全方位提升教学水平奖,并获得云南文明学校、昆明文明单位、文明学校、花园式单位、卫生红旗单位等各项荣誉。水平是学校的生命线。
四十年来,昆明官渡区第六中学一直把它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死抓不放,学校高、中考呈现出上升趋势,2003年高考考试上线率比2002年提升7。48%,2004年比2003年提升5%,美术上线率达100%,体育达95%。2004年中考总平均分比市总平均分高出81。56分。
科学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昆铁一中的一项优良的传统。多年来,学校坚持年轻人教师培训制,培养出一批在省市颇有影响的教学骨干,如数学、语文、化学、物理、历史、体育、地理等学科的多位教师,他们多次在省市组织的教学比武中获奖。
科研兴校是教育进步的方向。一九九九年至二00一年,铁一中承担了云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教程课题实验项目,并获省级一等奖。学校承担的《云南中学大课间》活动课题实验,第三获省级一等奖,并在全国十城市中学体育现场会和全国亿万青少年健身大会上展示。学校积极拓展的说课、讲课、评课的校本教研已收到好的效果,学校被评为教改实验先进学校。
在汇入地方管理的今天,勤勉的铁一中人将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收获愈加辉煌的明天。
办学特点
特点1、年轻人教师培训教育为计,教师为本。官六中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对年轻人教师的培养。从1988年开始,学校对每年新分来的大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两年,到今天已连续举办了十四期培训机构。通过培训,使年轻人教师飞速成长,崭露头角,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先后对78名年轻人教师进行分批分期培训。到今天,他们中先后有8人加入了中共,有36人分别担任了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有5人先后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有11人被评为铁路局、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5人分别在省、市级年轻人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官六中的年轻人教师培训得到了原铁路局、昆明和官渡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一定。
特点2、艺术、体育活动学校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专长,已获得显着效果。官六中除拓展常规的艺体活动外,于1996年起开始培养艺术专长生,随后从高二起开设艺术、体育专长班,让具备艺术或体育潜能学生的专长可以得到进步。到今天,艺体班已毕业五届学生,在高考考试中其专业考试合格率一直维持100%,已先后有上百人分别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省内外知名艺术、体育院校,平均升学率达95%。学校于2002年被评为云南体育先进实验学校、云南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学校、。艺体成就的获得对学校广泛拓展艺体活动产生了积极作用。
特点3、三课活动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学科备课组有哪些用途,以全方位提升教学水平为目的,坚持拓展以说课、讲课、评课为内容的三课活动,集集体智慧,解决好新课程推行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促进课堂效益的不断提升。学校每每年平均有数篇优质的教学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汇编成册的教学论文集集中反映出学校教研教改的经验和成就。
特点4、大课间活动学校为充实和调整传统的课间操内容,承担了省教科院关于大课间的课题实验,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学校大课间活动多次在省、市举办的大型活动中展示,大众媒体对此也多次给予报道,这为教育主管部门主张大课间活动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官六中大课间获省级教改一等奖,学校获云南教改实验先进学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