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学网整理了2024年咸阳普高考试招生工作策略,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咸阳2024年普高考试招生工作策略 为切实做好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高招生工作,引导学校内涵进步,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保障教育公平公正,推进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协调进步,依据陕西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普高招生工作的公告》(陕教基二办〔2024〕11号)精神,拟定本策略。 1、总体原则 (一)推行阳光招生。全市普高考试招生工作实行统一组织考试,网上填报志愿,统一录取程序,分级分批录取。招生计划、录取信息准时向社会公布,严格招生秩序,严肃招生纪律,严格入学习管理,推行阳光招生。 (二)实行同城招生。秦都区、渭城区实行同一地区、同一标准招生,促进咸阳区教育协调进步。 (三)稳妥推进属地招生。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普高属地招生的政策需要,逐年降低跨县域招生人数,到2026年全方位达成属地招生,推进城乡普高均衡进步。 (四)推行公民同招。公办和民办普高同步填报志愿、同步录取,县市区范围内实行同一最低控制线,促进公办民办普高内涵进步。 (五)坚持定向配额招生。将优质普高高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县市区内各初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进步。 (六)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实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录取方法,促进学校全方位育人、学生全方位进步。 2、招生依据和形式 (一)全市普高招生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笔试、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专长生招生还要进行专业课测试。 (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为820分,其中文化课笔试760分(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物理80分、化学6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60分、生物学60分、地理60分),体育与健康考试60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及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均须达到C等级以上,方拥有普高录取资格。 (三)专长生专业课测试分体育、音乐和美术三类,每类测试项目满分为100分,由各县市区依据学校专长生培养方向确定具体考试项目并组织推行(秦都、渭城两区统一组织推行)。 3、招生学校资格 凡我市行政地区内年检不合格的民办学校及遭到停止招生资格处置的学校不能招生;建校已满三年但未通过省级标准化普高评估的中止招生;其他按规范程序审批的普高均具备招生资格。拥有专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由县市区教育局确定,原则上每一个县市只能确定1所学校,秦都、渭城各不多于2所学校。西咸新区划转区内普高招生资格由西咸新区教育部门商学校行政地区所属县区教育局确定。所有拥有招生资格的公办、民办学校名单由市教育局公布。 2025年及将来,西咸新区划转区普高招生工作由西咸新区组织推行,秦汉中学、枫叶学校、泾华学校、泾河新城第一中学等西咸新区划转区的普高不再在我市招生。 4、招生计划和范围 (一)我市地区内普高招生计划由各县市区依据国家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进步的需要,结合辖区内各普高办学条件、师资情况、办学水平及2024年初中毕业生人数等,按每一个班级班额低于50人进行编制,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后公布。普高招生计划分全市统招计划和县市区招生计划两类。划转区内普高招生计划由西咸新区教育部门商学校行政地区所属县区教育局确定,按行政地区由县区教育局上报。市上公布的招生计划,是各县市区(含划转区)和学校的具体招生人数,任何县市区(含划转区)和学校不能突破。 (二)全市统招计划 全市统招计划是指市区内省级示范高中(即咸阳实验中学、彩虹中学、咸阳中学、渭城中学、咸阳启迪中学)面向市区以外的县市招生的计划。全市统招计划未录满的,余额调配至县市区招生计划。 (三)县市区招生计划 1.普通生招生计划。是指县市区地区内所有普高(含民办普高)面向本县市区招收普通生的计划。 2.专长生招生计划。指拥有招生资格的普高面向本县市区(秦都、渭城为同一招生地区)招收体育、音乐、美术专长生的计划,原则上不能超越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5%。专长生招生资格学校及具体招生计划由县市区教育局确定,报市教育局备案公布。 3.定向初中招生计划。优质普高(含民办普高)高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本县市区各初中。优质普高的范围及具体分配比率和数目由各县市区确定并按有关规定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