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大小要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比大小要点
1、比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可以用哪个比哪个大或哪个比哪个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使用方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哪个,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比4多3的数是。
4、几和第几
△▲▲★△☆☆△△△▲★★★☆★
察看图,说说有几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侧三个圈起来;把右侧第2个圈起来。
5、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概要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
要点?认识物体和图形
重点、难题?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肯定的感性认识 能辨别这类物体。
概要小学一年级数学分与合要点
第七单元 分与合
要点?1-5的分合学习过程
重点、难题?在活动中历程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 领会分与合的思想 培养
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能力。
概要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要点
1、1---5的认识
历程从平时事物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认识计数器和点子图,并了解算珠和点子所表示的基数含义。
会认、读5以内各数,了解1---5的数序,能按需要书写1---5各数。
会用不一样的方法表示一个数,初步打造数感,同时渗透分类、集合、对应、统计的数学思想。
2、比多少: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的意思,初步打造符号意识,领会数学的简洁、明了。
可以用符号或语言比较、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同时渗透统计、对应的数学思想。
3、第几:
能结合具体情境,用5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理解序数的意思。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明确区别基数和序数的意思。
渗透对应思想和品德教育。
4、分与合:
历程从实物操作逐步过渡到数的分合的抽象过程,在此基础上学会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并能正确表述。
通过肯定的实践活动,探索并学会5以内的数的分合规律,并逐步让学生掌握有序的考虑。
在活动中培养倾听习惯与合作意识。
5、加法
历程问题情境打造模型讲解与应用的数学建模步骤。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加号,理解加法算式的意思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意思。
会读、写加法算式,会用不一样的办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算,能借助加法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6、减法:
在具体情境中领会减法与实质生活的联系。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减号,理解减法算式的意思及减法算式各部分的意思。
会读、写减法算式,会用不一样的办法进行5以内的减法计算,能借助减法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7、0的认识及有关的加减法
历程从实质日常抽象出数0的过程,理解0的不同含义。
会按需要写0,了解有0介入之后的数序,能完成0---5这六个数的大小比较。
依据0的代数含义,能熟练完成关于0的加减法计算及应用。
两点说明:
训练六2题、3题,能初步感知差与减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 训练七4题,要引导学生独立考虑,是借助一一对应办法的比较,也是减法的另一个含义的渗透。
小学一年级数学常识要素整理
1.通过复习整理,结实学会1、二单元的数学常识。
2.通过日常有空闲顺序的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的连贯情节,打造加减混合的数学模型,会熟练进行1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
3.可以进行11~20数的计数与表达;能把数分拆成十和几;学会20以内数的序列,知道单数和双数,会一组一组地数。
4.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5.会通过实质操作,建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算法模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6.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7.能阅读和理解描述情节的文字,口头编应用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8.巩固前两个月已培养的数学学习态度。
9.两步计算式题要先在下方写出第一步的得数。
10.会对应用题进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