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成考考试报名  考试  成考资讯  报名  2020  招生  成考报名  教育  招生简章  2019 

河南省2020年成考招生组考防疫工作指南

   日期:2020-09-0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55    
核心提示:河南省2020年成考招生组考防疫工作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

河南省2020年成考招生组考防疫工作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教导建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有关需要,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信息确认、组考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教导建议》

,现就做好我省成人高招信息确认和组考防疫工作拟定如下教导建议。

一、加大组织领导

1.健全防疫领导工作机制。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

应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系统工作专班和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打造由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招生考试、疾控和医疗机构等部门组成的成人高招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成部门职责任务,加大对成人高招各环节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负责成人高招期间涉疫突发事件处置。

2.强化统筹协调和衔接交流沟通。各地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

下,由招委统筹协调报名、考试有关事宜,做好招委成员单位和招生考试机构之间的衔接交流沟通,确立信息确认和考试期间疫情防控的会商、监测、预警、处置等机制。

3.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根据疫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各地对当地成人高招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信息确认点负责做好考生信息确

认期间的疫情防控,考点学校负责本考点考生考试期间疫情防控。

二、完善规范机制

1.健全信息确认、组考防疫工作策略和应对预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疾控和医疗机构,把保障广大考生、信息确认及组考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第一要务,依法、科学、精准、因地制宜拟定防疫工作策略和应对预案,报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审定后推行。

2.健全保障规范。各级招委要加强信息确认、组考防疫资金保障协调力度,确保防疫经费、设施设施、物资物品等充足到位。

3.严格实行报告规范。各地要对参与信息确认和考试员工进行健康排查,精准学会所有员工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工作开始前 3 天内,参与信息确认和组考员工由所在单位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情况监测,并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瞒报、漏报、缓报。工作开始前 3 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信息确认和组考工作。

4.加大信息确认点和考点防疫力量。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要为每一个信息确认点和考点增派 1 名防疫负责人、1 名防疫员工和 1 名医务职员,组成卫生防疫组,专职负责信息确认和考试期间涉疫突发事件处置、防疫培训和防疫消杀教导等工作。

三、落实防疫手段

1.现场信息确认

1.1 拟定信息确认环节工作策略和应对预案。

1.2 信息确认员工选聘及培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疫情防控需要,严格选聘信息确认员工,并做好有关生意的培训和演练。主要以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员工为主,负责考生资格审查工作的职员需要是思想觉悟高、生意熟练的招生考试机构正式在编员工。参与信息确认员工要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近 14 天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区域活动轨迹的不得参与信息确认工作。

1.3 信息确认点应选择在场地宽敞、通风良好、便于疫情防控和职员疏散的场合。

1.4 信息确认点要配备充足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按每人每半天 1 支的准则为信息确认员工配备口罩,并配备数目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同时还需配备少量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等。

1.5 设置体温测试点和健康码扫描点。各信息确认点要在入口处设置体温测试点和健康码扫描点。测试点要依据当日预约人数设立充足的测试通道,对所有进入信息确认点职员进行体温测试。同时,设置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待检职员做受检筹备以及测试短时休息调整采用。

1.6 考生进入信息确认点要严格遵守防疫需要,佩戴口罩,同意体温测试。要严格控制职员行进速度,维持 1 米以上间隔,预防职员拥挤。体温测量、扫健康码均为正常的,方可进入信息确认现场。信息确认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员工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1.7 体温测量达到或高于 37.3℃,经复检后仍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信息确认现场。信息确认时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经信息确认点卫生防疫组综合研判后,按我省疫情防控需要处置。

1.8 从境外、中高风险疫区回来的考生,须提供近 3 天内核酸测试报告,报告为阳性的取消报考资格。

2.试题的运送、保管、整理、分发等环节

2.1 对试题运送汽车、试题保管及整理场合进行彻底消毒,试题保密室存放试题前开窗通风,没有窗户的保密室可使用风扇等设施加大机械通风。

2.2 参与试题运送、保管、整理、分发等环节的员工要严格遵守防疫需要,具体方法参照信息确认及组考疫情防控需要推行。

2.3 重大状况准时报告。

3.考前筹备

3.1 拟定考试组考工作策略和应对预案。

3.2 对所有考试员工进行健康情况监测。考前 3 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考前 14 天内有境外、中高风险区域活动轨迹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

3.3 科学设置考点、考场

3.3.1 科学安排考点。考试需要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准则化考点进行。各地要科学安排考点,最大限度地减小考生流动范围。

3.3.2 设置体温测试点和健康码扫描点。各考点要在考生和考试员工进入考点的入口处设置体温测试点和健康码扫描点,依据考点考生人数设立充足的测试通道,对所有进入考点职员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扫描二维码。同时,设置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待检职员做受检筹备以及测试不合格职员短时休息调整采用。

3.3.3 筹备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每 30 个考场设 1 个备用隔离考场,备用隔离考场布置根据准则化考场的需要实行。备用隔离考场应设在独立的隔离地区,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教室,并从考点入口处开始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隔离考场考生进入考点后全程不得与其他考生接触,防止交叉感染。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个人防护用品等,桌椅表面光滑易于清洗。监考员和员工要拥有防疫条件。备用隔离考场应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每一个隔离考场原则上不超越 4 名考生。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状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适当增加考场人数,但考场座位横向、纵向间距均不小于 2 米。

3.3.4 筹备充足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各考点设卫生防疫室。各考点需要配备口罩、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测试仪等。有条件的,可配置大通量无接触体温测试设施。各地要按每人每半天 1 支的准则为考试员工配备口罩;按每生天天 1 支的准则为考生筹备考场采用口罩,并为每一个考场筹备少量的备用口罩。要配备数目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备用隔离考场除上述物品外,还需依据备用考场和员工数目,筹备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等。

3.3.5 布置考场。低风险区域,考场按每场 30 人摆放桌椅,考生座位横向间距 80 厘米以上,纵向间距依据考场实质面积尽可能增大。中高风险区域考场内座位设置前后左右均应维持大于 100 厘米的间距。考场门口走道划 1 米间隔线,供考生排队入场时维持间隔采用。

3.3.6 设置引导牌和考场分布图。各考点在考点入口处、考场通道设立显眼明了的指示引导牌,便捷考生有序进场。各考点要在适当位置设置数目充足的考场分布图展板,便捷考生知道考场位置,预防考生扎堆聚集。

3.4 扩大考点外警戒范围。为有序组织考生测温进入考点,预防出现职员聚集,在考点周围设立警戒线,依据考点周围实质和考生人数状况,扩大警戒地区范围,仅限考生、考试员工进入。

4.考生和考试员工进入考点、考场

4.1 所有职员需要同意体温测试并扫描健康码。考生在同意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职员行进速度和间距,预防职员拥挤。

所有考生、考试员工体温低于 37.3℃方可进入考点。考生首次体温测量不合格的,先安排在体温异常者复检室适当休息后,采用水银体温计进行复测,如仍然异常,由专人引导,通过专用防疫特殊通道进入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试员工复测后体温仍然异常的,不允许进入考点,应准时更换备用员工。

从境外、中高风险疫区回来的考生,须提供近 3 天内核酸测试报告,报告为阴性的方可进入考场。

4.2 防护和消毒需要

4.2.1 关于防护。一般考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时要摘掉口罩并放置在考生物品存放处,入场就座后可自主决定是不是需佩戴口罩,如有佩戴需要,可向监考员申领考场采用口罩,每场考试结束后要将考场采用口罩放置在座位上,不得带出考场,考生自备口罩不得带入考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员工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一般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员工需穿戴工作服、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4.2.2 关于消毒。考前,考点要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

教导下,指定专人对考点、考试场合、通道、地区、桌椅以及电脑、金属探测仪、身份验证仪等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明确张贴完成标识。所有考点考前 1—2 天要进行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考生、考试员工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低风险区域在天天考试结束后,要对一般考场做一次预防性消毒;中高风险区域要在每科目考试结束后对一般考场做一次预防性消毒。

隔离考场要在每科目考试结束后做一次预防性消毒。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如出现新冠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由专业职员准时做好考场的终末消毒。其他状况,隔离考场可按如下方法进行消毒:加大对门把手、桌椅等物体表面的清洗消毒,每科考试后,可用有效氯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5.考试结束

5.1 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维持职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备用隔离考场考生散场时要引导考生走专用防疫特殊通道有序离场。

5.2 监考员在考务办公室要有序交接考试材料,不得拥挤,维持职员间距。

5.3 隔离考场考生全部考试科目结束后 1 天内,由当地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卫健部门组织考生进行核酸测试。

5.4 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试题、答卷、草稿纸、物品等应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和医疗机构教导下,单独记录,根据考务需要完成保密封装后,用防水、防渗漏的密封塑料袋二次封装,密封塑料袋用酒精喷洒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上报,保密室专柜保存。待考生核酸测试结果明确后,再对保存的考生答卷等进行分类处置。核酸测试结果阴性的,可按正常步骤处置;核酸测试结果阳性的,要使用不影响答卷字迹的方法消毒,消毒后按正常步骤处置。建议消毒方法:使用过氧乙酸或者环氧乙烷气体熏蒸,过氧乙酸用量 1g/m3,熏蒸 1h~2h;或采用环氧乙烷消毒柜,根据规定程序消毒。消毒处置过程中员工应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

6.考试过程中异常状况处置

考中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由考点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职员进行个案研判,拥有继续完成人高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从一般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合耽误的时间,经省招办批准予以补齐。当科目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职员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讲解和说明,防止其他考生恐慌。

7.评卷

7.1 评卷点健全评卷期间的工作策略和应对预案。

7.2 对员工和评卷员进行健康情况监测。评卷工作开始前 3 天内有发热症状及评卷前 14 天内有境外、中高风险区域活动轨迹的,不得参加评卷工作。

7.3 对评卷场合严格实行封闭管理。进入评卷场合的所有职员须进行体温测量,首次测量体温≥37.3℃的,可适当休息后采用其他设施或其他方法第三测量,仍不合格的,不得进入评卷场合。

7.4 评卷点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教导下,按期对评卷场合和重点部位、集中食宿场合等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等处置,并明确张贴完成标识。

7.5 评卷技术服务公司应拟定工作策略和应对预案,健全评卷等设施的预防性消毒处置,做好备用设施、备用职员的安排。

7.6 评卷过程严格实行健康情况每天零报告规范。

8.有关事宜

8.1 宣传教育。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联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强宣传力度,提升考生及考试员工的公共卫生常识水平、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告知考生防疫有关手段和需要。

8.2 考试员工防疫培训。在对员工进行考试管理规定、

考务操作规程等业务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增加组考疫情防控培训,由疾控机构专业职员负责进行,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学会防疫职责需要、具体操作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卫生防疫职员的培训要在当地卫健部门的教导下进行。

8.3 技术保障。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考点要做好准则化考点的视频监控录像、身份辨别、作弊防控、综合管理、考生服务等系统运维工作,确保设施到位、功能达成、采用正常,采取有效方法做好考生、考试员工的身份辨别和验证工作。

8.4 考生自我防护。考生在参加信息确认和赴考出行时要提前

筹备好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在信息确认和赴考途中全程佩戴口罩,依据需要佩戴一次性手套。

8.5 防疫值班。在信息确认和考试期间,招生考试机构和卫健部门要拓展成人高招防疫联合值班工作,负责同意防疫工作咨询,督促考生健康监测排查工作,采集、大全和解答各信息确认点、考点等有关防疫工作的问题,准时上报疑难问题、异常状况。值班职员由招生考试机构、卫健部门职员组成,每次值班不少于 2 人。

四、其他工作需要

1.组考工作中的疫情防控手段要符合国家、当地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的规定。

2.各地在成人高招疫情防控工作中如有疑问或特殊状况,要准时上报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省招办。

3.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考点可结合当地实质,在本推行策略的基础上拟定推行细节。

2020年成考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点击进行咨询》》

 
 
更多>成人高考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成人高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